花有重开日,人无再少年。水能倒流时,人无再少年。[ 笔趣阁 https://www.bqg.me]
面说过了,电报讲究的是惜墨如金,无论是写成文言还是白话,所有人都挖空心思想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。
可是凡事总有例外,有一种电报,非但不考虑节约字数,反而要求极尽铺排之能事,废话涛涛,洋洋千言乃至万言。这种电报,叫做“通电”。
熟悉民国的人都知道,“通电”在民国史上出现得极为频繁,深深地渗透到那一段历史的腠理中去,治史者无论如何也是绕不开的——乃至于有人说“不读通电,则民国无史矣”。 民国之人对通电的挚爱无以伦比,上台要通电、下野要通电、嘉奖要通电、谴责要通电、讨伐要通电,和谈要通电,甚至大学老师被政府欠了薪水也要通电……
有人作过统计,1912年...
相邻推荐:三国机密(上):龙难日 兵临天下 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(第二版) 雪白血红 唐朝那些事儿:大唐开国卷 唐朝那些事儿2:太宗当政卷 大明官途 唐朝那些事儿4:开元盛世卷 唐朝那些事儿7:大结局 大唐狂士 天下枭雄 大清灭亡启示录(1894—1911)第2部 帝国最后的荣耀:大明1592抗日援朝 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 大清灭亡启示录(1894-1911) 唐朝那些事儿6:帝国落日卷 唐朝那些事儿5:藩宦祸乱卷 三国机密(下):潜龙在渊 晚宋 皇族 电报背后的故事 电报是谁发现的? 电报的诞生 电报 百科 电报百度百科 电报的诞生是哪个世纪 电报起源于哪个国家? 电报出现的意义 电报是哪个年代 被称为电报之父 电报在中国出现的时间